刊名:环境教育
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SSN:1007-1679
CN:11-3784/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0807993
期刊分类:教育综合;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期刊热词:
一线报告_一线导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 (ID:vistaedulab),作者: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编辑:石悦欣,头图来自:《小欢喜》
若干年后,“杨抢跑”考上了北京大学,但她确信自己并不是超常儿童,她不过是一个早慧且听话的孩子,她习惯了超前学习的各种甜头:长期保持绝对领先的优势,在班级始终处于领导者地位,成长中与外界建立了“正反馈”。然而,这样的“超前学习”并非没有代价,教学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习既要尊重知识内部的逻辑,也要尊重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杨抢跑”总是忙碌于新一轮的超前学习,她校内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高度依赖校外培训。
在这个指标之下,我们要格外关注留守或流动儿童,要关注父母缺席的隔代教育,他们是否既被忽略又被放纵?
接着就有听众说:开宝马的乌龟入场了,还跑不过赤脚的兔子吗?
三岁时,母亲给我买了第一本字典,艰难地教会我如何查字典;三岁半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误打误撞做对了奥数题。上小学前,就可以轻松读报、读无插图的格林童话,计算四位数进位错位加减法,背乘法口诀,掌握了勾股定理。
在减负的1.0版本——学校减负了,家长们却忧虑了,校外培训机构高兴了。减负将学校的主阵地让渡,将教学的关键责任外包:一方面,在自主且愉快的校园,在多元的评价中,学生们是没有区分度地普遍好;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已经移步于校园之外,在课余、在假期,在各种收费贵贱不等的培训班、补习班中,在奥数、英语、书法、钢琴,在各种可以测量与不可测量的技艺与特长中。
愉快学习为什么会南辕北辙?自由散养为何迅速破产?教养理念既和每一代人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连,也由其所植根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所决定。我们来参考美国社会学家帕特南的《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因为它所反映的不仅是美国梦的受挫,而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
小学二年级开始系统学习奥数,小学三年级学习初中英语,小学五年级学习初中数学,小学六年级学习初二物理,小升初的暑假背完了中考必备古诗词。
可是,时间并不等待一代人的成长,独生子女一代如何为人父母呢?享受愉快学习、信奉儿童中心的父母为什么深陷教育竞争,疯狂“鸡娃”呢?
自由散养为何迅速破产?
几年前,我曾借助龟兔赛跑寓言,提出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或结构,让乌龟只能、且必须与兔子比赛跑步,而不是自由游泳、在水里憋气,或者背石头?更进一步的疑问是,这一制度还必须让不善跑的乌龟不能明显失败,或者说让善跑的兔子不能明显地占优势,这一制度该怎么设计?或者说制度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他们盘旋在空中,既如“教练”一般时时督导、监控施压;也如“规划师”一般,灵活调整方向、提供资源保障。他们不仅是名校毕业生,也多是顶尖专业的从业者,他们不仅深谙“守门人”的标准,甚至能左右“优秀”的内涵、“杰出”的指标:“量化的美德”——在大学申请表上高光的履历、炫酷的活动。
那么,这些聪明人能更好地治理社会吗?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吗?
此时,教育所选拔出来的并不是最有能力的人,或者品格最优秀的人,而是对规则最熟悉的聪明人,而且是聪明人的后代——“世袭的聪明人”。
这一时期,科学研究关注儿童早期的经历和社会经济环境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物神经发展,早期的生物神经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人生的。有研究揭示出“罗马尼亚孤儿”——指被孤儿院收养的婴儿,严重缺乏关爱导致这些孩子智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大脑构造都不同于正常的儿童。
《小欢喜》剧照
学业减负与校外教培兴起是什么关系?校内减负与校外学习嵌套在一起,在校内校外分工的1.0版本中,校内传授基础知识、校外补缺或者是培优;2.0版本则是校外超前,校内加速;到了3.0版本,则是校外系统输入知识,校内展示能力,体验成功。
“早一步,赢一路”,抢跑已经不再是个别人制胜的秘密,多数人都按下了超前学习的快进键。校外培训成了“生存”的必需——不提前学,很难一次就跟上常规的学校课程
文章来源:《环境教育》 网址: http://www.hjjyzzs.cn/zonghexinwen/2022/0804/1608.html